種植源自1720年代,由法屬蓋亞那引進的。當時在巴西北部帕拉州(Para)州的一個葡萄牙殖民地政府,派遣了上尉軍官 弗朗西斯科•帕列塔,前往法屬蓋亞那首都卡宴,處理兩國邊界糾紛問題。表面上他是前往卡宴處理糾紛,實際他當時最重要任務是設法取得咖啡種子。而當時蓋亞那總督夫人非常喜愛弗朗西斯科•帕列塔。於是在送給弗朗西斯科•帕列塔的回國禮物中,私藏咖啡種子。於是弗朗西斯科•帕列塔上尉成功將咖啡種子帶回巴西。自此以後,咖啡在巴西迅速適應,從北部蔓延到了東南部各州,到了1845年,巴西咖啡豆已經占全世界咖啡豆總量的45%,並且成為了巴西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。在南部聖保羅州的桑托斯市的有世界三大「咖啡博物館」,前身就是咖啡交易所,建於20世紀初,這是一座由圓頂、雕塑、大理石、彩繪玻璃組成的巴洛克風格的博物館。
目前巴西咖啡的種類、耕地面積以及外銷數量都是由政府主導,因為咖啡出口仍是巴西最大的經濟來源,所以近年來巴西政府也積極推動咖啡現代化,其策略包括:提升咖啡品質、增加單位面積產量、引進新品種、使用較完善的樹種管理法及現代化加工設備,因此今日巴西咖啡朝加工品出口外銷為主要方向前進,如市面的即溶咖啡。
巴西地形主要是東南高西北低,而北部和西部主要是亞馬遜河流經這個區域,而朗多尼亞州(Rondônia)即位在這裡,主要生產羅布斯塔品種。大部為赤道多雨氣候降水豐沛,屬於乾溼季分明為熱帶莽原氣候,平原東北部略為乾燥,年平均氣溫為27-29度。
巴西東南部為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,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,這個區域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,年平均氣溫為18-28度,巴西咖啡最大產量的 5 個州都在這個地方,主要以生產阿拉比卡。因為巴西高原是一個平整的高原地形,所以就可利用機械取代人力進行採收。在品質上往往會較差,但是近來年,部份業者也開始以人力方式採收,朝精品咖啡方向前進。